第七十二章 哪来的脸叫苦_灭清:从活捉皇太极开始
笔趣阁 > 灭清: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> 第七十二章 哪来的脸叫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二章 哪来的脸叫苦

  明末的文官集团虽然烂透了,但干臣同样也有,大汉民族从来不缺悲壮英雄,纵观数千年封建史,再烂的王朝,末期也总会出现几个卢象升这样的人。

  卢象升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,却并非传统文人。

  大明的文官看不起粗鄙武夫。

  卢象升却文武双全,也算是文人中的异类。

  虽然不曾干过农活,没割过麦子,但他有勇力,即使割麦子速度赶不上周启,也比其他官员要强的多,那些官老爷们的表现,真的是一言难尽。

  有人割没两下,就腰酸背疼,腿也在抽筋。

  叫苦连天。

  徐应元这个宦官更是割一把麦子就会哎哟一声,仿佛正在被侵犯的妇人一样,一边催促几个小太监快点割,一边在心里问侯着周启的族谱。

  五个人一亩田,对劳动人民来说当然不难。

  干活利索的壮劳力,一天就能割一亩。

  而像周启这种变态,一天能割两亩多。

  可对于这些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们来说,可就太难了。

  百姓不易,这话大家都说过。

  甚至也亲自体验过,但那特么的都是作秀,就跟工地开工奠基,领导拿个铁锹铲上两锹土的性质一样,只有参与到真正的劳动中,才能真正体会到干农活到底有多辛苦。

  弓着腰割麦子,短时间内到还好。

  可是时间一长,那真是要了老命。

  不是常年干农活的,真吃不了这個苦。

  太特娘的累了。

  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……

  有心偷懒,甚至是躺平摆烂。

  却又怕挨鞭子,不但没面子,而且里子也没了。

  周启一边收割麦子,一边和卢象升交流治政的心得。

  卢象升对他很好奇,本以为这位年轻的侯爷简拔于卒伍,多半没有什么文化,却不想每每有独到见解,虽不通经典,却时有醒世之语,能发人深省。

  尤其对农事很精通。

  有些见解更是超出认知。

  卢象升惊讶的不行,有点看不透这位年轻侯爷。

  这块麦田收割完了小半,还剩下不到六分。

  两人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割完了。

  周启扔下镰刀,拎着鞭子一边在地头转悠,检查一众官吏们的收割进度,一边和卢象升继续交流,官吏们的进度让他非常不满意,不时甩两下鞭子。

  每次听到噼啪炸响,一众官吏们都忍不住哆嗦。

  就怕鞭子抽在自己身上。

  看到有些官吏收割过的麦地仿佛猪滚过的一样,简直没眼看,就算放在后世,这么糟蹋粮食都要遭雷劈的,更不要说在这个饿死人的年代,卢象升都有点看不下去。

  周启更是勃然大怒,甩着鞭子怒斥道:“混账东西,看看你们身后,这是人割过的麦田还是猪滚过的,漏下这么多,你们是打算让本侯跟在后面给你们再捡拾一遍,还是打算让军民给你们捡拾?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,你们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?陕西大旱百姓易子而食,你们这些混账竟如此糟蹋粮食,对得起陛下的信重和你们的俸禄吗?”

  一众官吏给他骂的面红耳赤,皆又羞又怒。

  却又无言反驳。

  只能返身捡拾漏洒下的麦子。

  徐应元回头看了看,头皮就有点发麻。

  他割过的麦地,留在地里的麦茬高低不一也就算了。

  漏洒的实在有点多,确实没眼看。

  眼看周启往这边走过来,好汉不吃眼前亏。

  忙吩咐几个小太监:“快,赶紧去捡一下!”

  几个小太监苦着脸,却不敢抱怨。

  只能起身去捡他漏洒的麦子。

  周启转过来看了看,骂了两句就走了。

  到是没有鞭人,着实让徐应元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  只是更为恼火,暗暗发着狠,回京一定要给陛下好好告一状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cn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c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